首页 | 本学科首页   官方微博 | 高级检索  
文章检索
  按 检索   检索词:      
出版年份:   被引次数:   他引次数: 提示:输入*表示无穷大
  收费全文   4篇
  免费   0篇
综合类   4篇
  2014年   1篇
  2009年   1篇
  2002年   1篇
  2000年   1篇
排序方式: 共有4条查询结果,搜索用时 0 毫秒
1
1.
在实验室条件下对亚洲蜈蚣藻(Grateloupia asiatica Kawaguchi et Wang)的孢子发育进行了研究,同时探讨了温度(5~30℃)和光照强度(10~200μmol·m-2·s-1)对孢子发育的影响;追踪观察了生活史的各个阶段.结果表明:(1)亚洲蜈蚣藻的孢子发育类型为"间接盘状体"型(有丝状体出现);(2)孢子发育和盘状体生长的最适温度为25℃;(3)光照强度(80μmol·m-2·s-1)条件下孢子的发育和盘状体生长速度最快;(4)生活史由果孢子体、配子体及四分孢子构成,孢子体和配子体在形态上相同,属于同型世代交替.  相似文献   
2.
基于2006年9月-2008年9月对辽宁沿海底栖海藻的调查,对蜈蚣藻属(Grateloupia C.Ag)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学特征进行了初步研究,确定该属在本地区分布有11种,其中,椭圆蜈蚣藻(Grateloupia ellipticn Holmes)、两叉蜈蚣藻(Grateloupia dichodoma J.Ag.)、繁枝蜈蚣藻(Grateloupia ramosissima Okam.)为辽宁省新纪录.  相似文献   
3.
热胁对海洋红藻及绿藻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  总被引:5,自引:0,他引:5  
目的 :研究热胁对红藻带形蜈蚣藻和绿藻孔石莼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,探讨其作用机制 .方法 :采用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和荧光光谱的方法 ,测定 4 0℃下海藻叶绿素荧光随处理时间的变化 .结果 :带形蜈蚣藻的叶绿素荧光动力学曲线随受热时间呈规律性的变化 ,荧光强度先下降后上升 ,并有荧光的骤升现象 ,在达到最大值后 ,荧光就逐步跌落且不可逆转 .此时藻体的荧光光谱发生了显著变化 ,藻红蛋白的发射峰升高而藻蓝蛋白的发射峰下降 ,表明激发能从前者向后者的传递受阻 .孔石莼的荧光动力学曲线没有骤升现象 ,且受热过程中 ,藻体的荧光光谱没有显著变化 .结论 :热胁对两种海藻的作用机制不全相同 .  相似文献   
4.
舌状蜈蚣藻切段离体再生的初步研究   总被引:2,自引:0,他引:2  
用舌状蜈蚣藻藻体的固着器、基部、中部、顶端部为材料分别横切成长0.5-5mm的切段,放入加有N、P元素营养液的培养皿中,在14-29℃室温下培养,结果表明:藻体固着器、基部、中部切段的上断面均能在10d左右陆续长出数量不等的牙,切段的侧面也有少量幼发生,而下断则极少生长出幼芽。培养60d后,这些幼芽可长成长达1.0-1.5cm的叶片状小苗,,除固着器能长出假根外,其余切段均未见有假根产生。  相似文献   
1
设为首页 | 免责声明 | 关于勤云 | 加入收藏

Copyright©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  京ICP备09084417号